您好!欢迎来到佳木斯百特农业机械经销有限公司!
新闻中心
NEWS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效益
发布时间:2018/05/04  点击数:627
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等在山西的系统试验,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有三方面效益。
(1)社会效益
减少径流(水分流失)60%、水蚀(土壤流失)80%左右; 减少风蚀(农田扬沙), 抑制沙尘暴;不烧秸秆、减少大气污染。
(2)生态效益
增加休闲期贮水量14~15%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~17%、节约水资源;增加土壤肥力,土壤有机质提高0.03%、******氮提高、******钾提高;改善土壤结构,土壤团粒结构和毛管孔隙度(含水孔隙)增加
(3) 经济效益
提高小麦、玉米产量15~17%;减少作业工序,降低作业成本10~15%。
山西省寿阳地区各种处理的玉米生产成本投入如下。与以人、畜力作业为主的传统耕作相比,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成本平均增加168元/公顷,由于保护性耕作采用精量播种,减少了播种量,降低了人畜力投入,因此非机械作业成本减少1450元/公顷,即使不计人工成本,也可以节省成本446元/公顷。与以机械作业为主的传统耕作相比,由于保护性耕作减少了作业次数,不但非机械作业成本少,而且机械作业成本也减少了117元/公顷。耙地作业虽增加机械作业投入90元/公顷,但净收增加435元/公顷,经济效益仍较好。
与传统耕作相比,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高收入的耕作技术,特别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我国北方旱区。可以根据不同的自然和气候条件选用具体的作业技术:碎秆免耕适合于冬季风大的地区,倒秆可以防止被风吹走;碎秆深松适合于土壤比较板结的地区,也适合于保护性耕作应用初期,以打破长期保持的犁底层;当地表不平时,可用园盘耙耙地;在春季温度较低的地区,可以通过增加耙地作业来提高地温。
农业部
2002年,农业部开始启动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项目,总体设想是分两个阶段有重点地在北方旱作区逐步推进,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。
******阶段从2002年—2005年,以京津地区为核心建立两条保护性耕作带,一条是环京津保护性耕作带,另一条是沙尘源头保护性耕作带。
第二阶段计划用7—10年时间,在三北地区******实施保护性耕作,为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,沙尘暴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2004年,科技部、农业部、财政部、国家粮食局联合启动了“粮食丰产工程”重大科技专项的“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制与关键技术研究”课题,突出了“农艺技术为主,农机农艺配套;高产粮田为主,突出节本增效;技术集成为主,研究示范结合”的总体思路。组织以科技机构和大学的科技人员,在东北平原、华北平原、等粮食主产区,开展了保护性耕作制与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,两年推广示范面积200多万亩。

版权所有:佳木斯百特农业机械经销有限公司  联系电话:0454-8883399   营业时间:上午8:00-11:30   下午13:00-17:00

icp:黑ICP备19005171号-1